新加坡高要省亲团旅游联想一2017年

作者:杨郁群

参加团队旅游经常听到一句话:”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的确,走马看花式的旅行,也就是这样而已。偶而,所见所闻会触发一些联想,就如这次的高要省亲旅游,这种突发性的联想,侭管只是一瞬间,或许只有几秒钟,却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的太太在高要、白土、蝉坑渡过了六年的童年,才和妈妈离开乡土,紥根新加坡。父亲在更早之前,就留下他的老母亲,老婆和大儿子,离乡背井,一穷二白的只身来到新加坡讨生活,敬业乐业的干小生意。把赚到的生活费,多数的收入,转回高要老家。二战后才回去高要省亲一趟。太太也随着战后的婴儿潮在高要诞生。父亲回到新加坡后,努力申请在49年解放后的家属来新团聚。终于在1956年把母女接到新加坡。只是大儿子已经超龄了,不获准入境。小儿子后来也在新加坡出世了。侭管家境一般,三个孩子都能在各地完成大学教育。在社会上发展安定的职业生涯。这可算是较典型的“穷二代”出身。

这次高要旅行中的一天,我们去参观高要的八卦村。村里已经没有几戶人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八卦村的许多村民都已经搬到周边或到外地发展去了。我在少有的一户人家看到一个小男孩,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今年六岁。在他那稚气,又迷糊的眼神里,我彷佛看到当年六岁离乡的小妹妹, 我趕紧用相机把那一瞬间,保留了下来。

过后,我和太太分享这件事,她也在村落的另一头,被一位老太太叫住了,问她要不要买草席。她也联想到她妈妈当年也大概是编织草席过活的。妈妈已经走了。可是我们家里还保留着一张妈妈编织的草席,以作纪念。我们在不同情况的那一瞬间,虽然只有几秒,可是时间凝住了,像是回到了当年。

太太感叹当年要不是父亲申请他们出国,她也许只是个乡村姑娘,也许嫁给村里的一个小伙子,现在卖裹蒸棕过日子。我们这一代幸运的落户新加坡,经过英国殖民地统治,后来独立了,艰苦建国才有今天的新加坡。又有幸的受良好的双语教育。憑着华文和英文两种语文的驾驭能力,又适逢9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对发展市场经济人才,求贤若渴,我们有机会到中国生活了几年,冲在时代的前线,直接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算是幸运的一代。

这一次的旅行,我们也参观了中山的孙中山故居和江门新会梁啓超故居。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历史百年来的巨大变动:从帝制的结束、共和的兴起、军阀的分据和日本的入侵、国共内战、中国的解放、改革开放、直至今日一步一脚印的築建中国梦,带头的多数是一批批曾经到过中国以外,或美国,或法国,或苏联等地方的留学生。孙中山,梁啓超是这次旅途中接触的留学生代表人物。当时的中国很穷,能够出国的都是当时的“富二代”。他们从学习中感悟,深痛当代的中国被列强蠶食欺凌,而立志报效祖国。带领着千千万万受苦难的民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才走到今日的中国。先烈的精神可钦可敬!

改革开放近40年,造就了许多新财富。现在有钱人的后代,我们称之为“富二代”。我只是藉这个名词来说明先烈们的贡献而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寄望现在及未来的“富二代”能像先烈们一样,借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起领头羊作用,去塑造另一新面貌的未来中国。

新加坡高要会馆青年组主办活动 制作高要肇庆裹蒸粽工作坊(21.5.2017)

撰文:莫佐生

高要肇庆裹蒸粽是广东省肇庆市内各地和高要区的传统美食,它和各地流行的四/五角粽子,本属同类,但形状截然不同,对普通和不在行的人们,包小粽子已很不容易了,包扎很大型的高要肇庆裹蒸粽,难度更大。
早期高要属的家庭,多数前辈们在新年前几天,依照传统习俗,都喜欢包裹一种特大型的扁型像枕头般样子的粽子(约20cm x 15cm),让家人过年享用,以祝福大家新年收入和建康:丰丰盛盛、饱饱满满。

这种大型粽子俗称裹蒸粽,顾名思义,当然先要花一番功夫包裹,然后去炊蒸,非经过功夫老到的公公婆婆教导,真是难以做得像样。所幸本会还有一位慈祥和霭的长老马仲煥婆婆和另一位年轻高手王勝浩女士(本会妇女组主任),包扎裹蒸粽手法很好,难得她们肯无私的愿意与后辈分享她们的手艺,肯教导那些谦虚而好学的后辈,所以本会决定在2017年5月21日星期日下午二时,由本会青年团和董事部联手举办这项 “制作高要肇庆裹蒸粽” 工作坊 ,本会报效所有的材料,不收费用。让本会青年团和会员、及碧山亭青年团参加,碧山亭青年团热心团员黄钰清小姐,热心召集碧山亭青年组和各会馆会员共约25名,连同本会青年组组员和会员25名, 共50名,黄钰清小姐亦以其精斟的掇影技术收集此次活动过程。

本会先包裹和蒸好二十多只大裹蒸粽,在中午十二时半先让大家品赏,然后举行工作坊,亦教导大家包裹一般的四角形小粽。当天在饱赏美味和快乐学习气芬下,依依不舍地延迤到傍晚约七点,才尽欢而散。

折子戏

art01折子戏是指戏曲中的一段戏,又称折戏、散出、散剧、集戏等,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可说是全剧的灵魂所在。

明代万历年间在宴席有“插一出”的习俗[1]。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十四日祁彪佳在权德舆家,“德舆尽出家乐合作《浣纱》之《采莲》剧而别”。[2]折子戏有独立体系,可完全反映出整部大戏的完整情节。例如《白蛇传》中的〈盗草〉、〈断桥〉最著名的两段,《雷峰塔》则是〈盗草〉、〈斗草〉、〈断桥〉三折的结合。《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最著名的《游园》与《惊梦》两折。《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也是著名的折子戏。《琵琶记》有《剪发》、《贤遘》、《馆逢》、《扫松》四个折子戏。

折子戏要成为独立演出的单元,须有漫长的演化过程。蛇妖故事最早记载于《太平广记》中所收录之《白蛇记》、《李黄》[3]。[4]白蛇的故事在南宋时有《西湖三塔记》,见于明洪楩刊印的《清平山堂话本》,是讲白蛇传故事雏形的最早版本,里面讲到白蛇精、乌鸡精、水獭精利用人的欲望,专取活人的心肝下酒;晚明,冯梦龙编的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收录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直到乾隆年间才演化出黄图珌刻本《雷峰塔传奇》问世,共二卷三十二出,“方脱稿,伶人即坚请以搬演之”[5]。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方成培再改定为三十四本,其中的〈盗草〉、〈斗草〉、〈断桥〉三折又脱颖而出,成为最著名的折戏。

粤剧表演艺术

art03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